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促進教師堅守育人初心、矢志立德樹人,厚植“興工報國”育人情懷,7月3日下午,學校在廣學樓報告廳舉辦“毓秀教師大講堂”,特邀國家級教學名師、清華大學人事處處長、人才辦主任于歆杰教授來校作課程思政專題講座。講座由校黨委副書記姜孔橋主持,各學院中層干部、黨委委員、責任教授、系主任、學科(專業)負責人、新入職教師、研究生代表等近200人參加。

于歆杰教授以《做新時代“大先生” 以教學檔案袋建設促進課程思政改革》為題,圍繞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與實踐路徑,從“關于課程思政的基本理解和關鍵點”“教學檔案袋”及“教學檔案袋和課程思政的關系”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述了課程思政的概念內涵、實施方法和評價體系, 闡釋了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的邏輯與路徑,重點介紹了“教學檔案袋”創新工具的理念、內涵、內容、實施方式和積極作用,并以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清華大學《電路原理》為例,具體展示了如何構建“目標-實施-評價”的課程思政閉環,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大先生”的育人情懷和課程思政的學科魅力。
姜孔橋在總結中強調,我校堅持以立德為根本、樹人為核心的鮮明導向,正進一步完善固本鑄魂、全面聯動、走深走實的“大思政”育人體系。上半年,我校深入開展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深化教師黨建思政和師德師風建設重點工作及系列活動。希望學校廣大教師以此次學習為重要契機,傳承我校“工業報國、工業興國、工業強國”的精神血脈,深刻把握課程思政的育人本質,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教學實踐,將課程思政落地生根于每一堂課、每一次師生互動,努力做新時代德才兼備的“大先生”。

講座開始前,姜孔橋會見了于歆杰教授,就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教師工作部、人事處有關負責人參加交流。
今年以來,學校教師工作部、人事處緊緊圍繞學校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工科大學建設,堅持黨建引領,結合學校80周年校慶,組織開展師德師風、課程思政、綜合素養提升、社會實踐等系列活動和主題培訓,并以“毓秀教工”教師發展系列講座為基礎開設了“毓秀教師大講堂”,旨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落實“強教必先強師”,教育引導廣大教師牢固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抱負,以積極行動推動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努力造就我校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于歆杰,國家級教學名師,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專委會主任委員,高等學校電路和信號系統教學與教材研究會理事長,教育部工科基礎課程教指委秘書長,清華大學在線融合式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國際電磁發射杰出貢獻獎、杰出教學獎、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霍英東教育教學一等獎、北京市教學名師獎,清華大學首門慕課、標桿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電路原理》負責人。
攝影:李夢園
編輯: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