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1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數學專業委員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主辦,北方工業大學理學院承辦的“第四屆數學師資教學能力培訓暨北京高校傳感技術課程群虛擬教研室聯合研討會”在我校舉行。本次會議以“AI背景下的數學與傳感技術”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100余所高校、中小學及科研機構的200余位專家學者。通過大會報告、專題研討、同課異構展示等形式,探討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教學創新路徑。會議開幕式由北方工業大學理學院院長李冱岸主持。

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家慶致歡迎辭。他介紹了北方工業大學的歷史沿革,表示學校正致力于新校區、新人才、新學科、新博士點“四新”高質量發展。他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凝聚共識,共同探討數學教育在“雙一流”建設與“四新”專業發展中的定位與路徑;共享智慧,圍繞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改革、數字化資源建設等問題充分交流,促進數學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共謀合作,推動校際、校企、學科間的深度合作,特別是深化數學教育與傳感技術跨學科融合,構建數學教育協同創新生態。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張繼平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數學與傳感技術的深度融合是推動智能系統發展的核心動力,二者與AI技術形成“感知-計算-應用”閉環,將重塑教育與科研范式。北京高校數學教研中心主任、北京開放大學校長許曉革在致辭中提出“積極提問、同課異構、教改合作、思政融入、貫通培養”五點期望,呼吁以數學與傳感技術融合為平臺,強調跨學科融合對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大學數學課程虛擬教研室(西安交通大學)主任、國家級教學名師、西安交通大學李繼成教授強調,會議應踐行協同創新理念,推動跨校資源共享與大中小拔尖人才貫通培養。
本次會議設置11場大會報告、12場分組特邀報告及“同課異構”教學展示環節。


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環節,23位專家學者圍繞AI賦能教學改革展開深入分享。探討了人工智能時代的數學研究新范式、傳感器技術與數學教育的關系、跨學科實踐課程的構建經驗、知識圖譜與大語言模型在教育場景中的運用、教學創新大賽的經驗分享、AI賦能數學教材建設等主題。

本次會議特設"同課異構"教學展示環節,聚焦"極限與連續"、"線性方程組的消元解法"、"隨機事件的概率"三大核心章節。授課展示教師分別從數學思維啟發、AI技術融合、思政元素融入等多元角度呈現創新教學設計,充分展現了跨學科教學的探索成果。



閉幕式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數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教育部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東南大學數學學院陳建龍教授主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數學專業委員會監事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楊義川教授總結指出,本次會議匯聚國家級教學名師及歷屆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等專家學者,搭建了“跨校資源共享”“大中小貫通培養”的交流平臺,為數學與傳感技術課程改革提供了實踐范本。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進一步探索“技術賦能教學、教學反哺技術”的雙向路徑,培養兼具數學邏輯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編輯:左芳舟